多家企業入選“綠色制造名單”
本報訊 (記者 陸 俊 文/攝)當前,家居行業全面向綠色、低碳轉型, 并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2022年度綠色制造名單”,有21家家居企業入選成為國家認可的綠色制造企業,這是近年來家居企業入選綠色制造名單最多的一次,標志家居行業正全面跨入綠色、低碳發展新階段。
綠色制造 家居企業數量大增
記者看到,本次公布的綠色制造名單中,索菲亞家居、志邦家居、天壇家具、曲美家居、恒林家居、福建杜氏木業、福人木業、立邦涂料、嘉寶莉涂料、、麒盛、晚安等21家家居企業赫然在列,組成了綠色制造中重要的家居板塊。
據記者了解,往年在工信部“綠色工廠、綠色設計產品、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等綠色制造名單”中,雖然不乏家居企業的身影,但是由于入選數量少,只有幾家行業龍頭企業上榜,因此家居行業在該名單中的占比及重要性很小,同時也可以看出很多家居企業對于綠色制造還沒有更多的重視和行動。而這次公布的“2022年度綠色制造名單”,家居企業多達21家,說明綠色、低碳已經成為家居企業的普遍共識,并且開始了大規模的綠色制造轉型,也標志著家居行業進入綠色、低碳發展新階段。
而家居行業全面綠色低碳轉型升級,也和行業協會的引領、推動有著重要的關系。據記者了解,近年來,中國家具協會高度重視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通過開展綠色產品認證、制定綠色設計產品團體標準等工作,完善家具市場體系建設,增加綠色產品供給,踐行低碳發展理念,增強家具行業的國際競爭力,為美麗地球、綠色家園貢獻行業力量。
市場變化 綠色消費成為大潮
當前,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倡導綠色消費,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已經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在消費市場,綠色消費也正在成為消費主力軍——80后、90后、Z世代的首選。這些,都在倒逼企業走上綠色、低碳轉型之路。
4月6日,“2023年天津綠色消費季暨第二屆品質生活節”啟動,拉開了一場綠色和品質消費大幕。據悉,本次消費季活動特別突出綠色,打出了“倡導綠色消費樂享品質生活”主題,活動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通過舉辦形式多樣的促消費活動,共同引導品牌、商場和消費者建立綠色消費理念,充分激發和釋放綠色消費需求,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
記者注意到,主辦方為此還打造了一個大型沉浸式的互動消費體驗空間,其中包含了綠色家居、綠色家電等主要板塊。
而在此之前的3月11日至31日,北京發放了“京彩·綠色”消費券,一個值得注意的重點是京彩消費券所有參與產品均需滿足綠色節能要求。據記者了解,該消費券的適用品類包括空氣凈化器、洗碗機、坐便器、凈水機、淋浴器、空調、洗衣機、智能櫥柜等家居產品,其中洗碗機、坐便器、凈水機、淋浴器等4類產品須在中國水效標識網備案且達到二級水效及以上等級。
此外,據相關數據顯示,2022年綠色建材產品營業收入近1700億元,同比增長20%以上。京東是去年綠色建材下鄉活動線上合作平臺,據京東有關負責人介紹,去年6月5日,京東搭建的“綠色建材線上平臺”正式上線,截至12月底,綠色建材線上平臺總成交金額達26億元,其中部分代表性品牌銷售較前一年實現20%以上的增長。
從當前火熱的消費季和消費券活動可以看出,綠色消費、綠色制造已經成為市場大趨勢,只有符合綠色低碳要求的產品,才能在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
產業發展 綠色成為全球家居業趨勢
綠色、低碳不僅是中國家居企業提升競爭力的必由之路,也是全球家居行業的大趨勢。
日前,聯合國工發組織ITPO上海辦公室主任趙曉蕾在“2023全球家具行業趨勢發布會”上發表了《全球工業發展趨勢與家具行業綠色和數字化轉型》的報告,報告根據專業數據提出全球工業發展三大趨勢:制造業自動化與數字化、全球經濟力量的更迭、工業綠色化發展。
家具行業如何進行綠色和數字化轉型?趙曉蕾提出,要通過數字技術和數字經濟增強家具行業韌性,滿足消費者對家具功能化與智能化的期待,并促進家具行業供應鏈數字化轉型提升效率。聯合國工發組織ITPO一直致力于促進綠色轉型、提高當地工業韌性,共同努力應對未來發展挑戰。
隨著一大批家居企業加快推進制造過程低碳化、清潔化、高效化,實現綠色環保生產目標,入選綠色制造名單,家居行業綠色低碳轉型已經成為發展大趨勢。
消費日報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1. 凡本網注明“來源:消費日報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消費日報網。如轉載,須注明“來源:消費日報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 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消費日報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消費日報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消費日報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措施。
4. 消費日報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5. 基于技術和不可預見的原因而導致的服務中斷,或者因用戶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損失,消費日報網不負責任。
6.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
7. 聯系郵箱:xfrbw218@163.com  電話:010-67637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