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定信心,推動中國經濟整體好轉①
前不久,國家統計局公布一季度經濟數據。一季度市場預期明顯改善,積極因素累積增多,經濟運行開局良好,中國經濟延續恢復向好態勢。即日起,本版推出系列評論文章,全面、辯證、客觀分析當前中國經濟形勢,凝聚推動中國經濟整體好轉的強大合力。
——編 者
我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這為就業長期穩定創造了良好條件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不久前宣布,2023年春風行動暨就業援助月活動收官。舉辦現場招聘會、開展技能培訓、組織勞動力跨省就業……春風行動中,各類企業密集發布崗位需求,招聘市場暖意濃濃。今年前3個月,全國累計舉辦各類招聘活動5.8萬場,發布崗位3800萬個。一場場招聘活動、一次次暖心服務,讓求職者和用工單位實現有效對接,幫助勞動者穩就業、增收入。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健全就業促進機制,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本蜆I是民生之本,也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社會穩定的“壓艙石”。今年一季度,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值為5.5%,比上年四季度下降0.1個百分點,就業主體人群失業率明顯下降,農民工群體就業加快改善,總就業人數比去年同期增加。也要看到,就業總量壓力依然存在,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接下來,要進一步強化政策引導,保持穩就業政策總體穩定,有針對性優化調整階段性政策并加大薄弱環節支持力度,確保就業大局穩定。
穩就業,經濟發展是根本。就業狀況很大程度取決于經濟增長的質量和速度。要看到,我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這為就業長期穩定創造了良好條件。強化就業優先政策,調整優化即將到期的階段性減負穩崗擴就業政策,借助擴大有效需求、穩定企業經營來進一步擴崗,有利于推動就業增長與經濟發展互促共進。
穩就業,優化服務是關鍵。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等重點群體,是就業工作的重中之重。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既要通過政策支持拓寬市場化就業渠道,也要通過調度督促穩定公共崗位規模,還要有針對性地將招聘會、公共服務送進校園,為畢業生廣開就業門路。促進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既要暢通信息,增加選擇,堅持外出轉移就業和就地就近就業并重,將更多崗位送下鄉、送進村、送上門,也要健全兜底幫扶體系,完善就業援助制度。健全公共就業服務體系,才能促進供需對接。
穩就業,還需在緩解就業結構性矛盾上下功夫。當前就業結構性矛盾的癥結,在于勞動力需求與供給不匹配,部分勞動者技能不足。因此,加快提升勞動者技能素質,使其更好適應市場需求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需要,既是當務之急,也是長遠之計。既要健全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引導更多勞動者走技能成才之路,也要完善高校學科專業設置,實現學科專業與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的相互匹配、相互促進。
就業關乎國計民生,關乎千家萬戶。我國有14億多人口,其中勞動年齡人口超8.7億。解決好就業問題,始終是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項重大任務。優化調整穩就業政策措施,落實落細各項舉措,織密織牢就業保障網,我們一定能推動就業這個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和根基工程高質量發展,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孟繁哲
《 人民日報 》( 2023年04月26日 05 版)
消費日報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1. 凡本網注明“來源:消費日報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消費日報網。如轉載,須注明“來源:消費日報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 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消費日報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消費日報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消費日報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措施。
4. 消費日報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5. 基于技術和不可預見的原因而導致的服務中斷,或者因用戶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損失,消費日報網不負責任。
6.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
7. 聯系郵箱:xfrbw218@163.com  電話:010-67637706